1、负责ISO14000初始环境评审的组织和策划。
2、负责ISO14000认证体系文件的编制与发布。
3、负责ISO14000认证体系实施运行中的组织协调。
4、负责体系实施的监测和测量。
一般说来,组织对它所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它可以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所以按照生命周期观点,也应纳入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可能成为组织运行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理解环境影响时应当加以考虑。除了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还应当考虑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与组织所使用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承包方或分包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材料、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投放市场的产品的运输、使用、再利用或循环等。
对于组织当前生产的产品,在销售服务过程中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
1、某些产品是否已经或将要受到法律法规以及生态保护条例的限制或禁止;
2、产品自身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对人体、环境产生伤害;
3、某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或环境产生的伤害程度如何;
4、产品在终成为废品时可回收,可利用以及可降解的情况;
5、产品在终成为废品时,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情况;
6、产品环保标识及其符合性等。
2 对体系要素的更新
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动态的环境管理体系,对要素的更新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1 环境因素的更新
当ISO14000活动和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都要重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将新产生的环境影响减少到 程度。环境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环境管理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另一方面,在建立EMS时如何人有效、充分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在实施审核时如何审查ISO14000在这一方面的成效,也是EMS工作中困难的任务之一,因为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会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产生重大的影响。提出,ISO14001标准并未提供方法来决定重要环境因素,但ISO14000应该为此设立一个评价体系来识别和判定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2.2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更新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是动态的,当ISO14000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所对应的项目有变更时,就应该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修正,使之与该项目相适应,保证持续有效。制定的目标指标要合理,符合ISO14000的实际需求;管理方案要具体、详细、切实可行,ISO14000在完成方案的同时就可提高整体的环境效果。目标完成后重新制定中短期的目标指标,确定一套新的方案,对未能实现的目标指标和管理纺按应该查找原因,并不断地进行改进。
博慧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专业经营各种【安徽黄山FSC认证】的大型企业,在【安徽黄山FSC认证】行业中有较高的信誉, 公司一贯以服务细致、价格合理、客户至上、服务周到、让利客户、薄利多销为原则,诚实守信为宗旨。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同全国各大厂建立了稳固的供货体系,同使用单位建立了良好的销售体系,公司经营的产品已经使用在许多重要工程中,实行仓储、销售、开票一条龙服务,本公司全体员工热忱欢迎新老朋友光临、惠顾、指导,来人来电洽谈业务,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ISO14000体系要实现持续改进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的环境绩,同时ISO14000体系运行应符合其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1 对核心要素实施情况的评价
ISO14000在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各项核心要素的功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包括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不断深化、ISO14000的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化与扩展、运行控制与应急响应程序的不断完善、加强体系运行的监督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不断强化等。另外还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评价工作:
1.1 法规适用性评价
ISO14001标准特别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实施ISO14001系列标准,要以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如果ISO14000推行中对自身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不清楚,就谈不上遵法守法了。ISO14000体系在建立时会收集几百部甚至上千部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筛选和评级后得到适用于该物业ISO14000的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各有关部门的其他要求的文件等。但是这项工作不是就此完成,在运行阶段则要更加注意对法规适用性进行评价。法律法规不断在更新修订,不断出现新版本和新条例条款,物业ISO14000的服务范围也在改变。所以ISO14000也要加强内部和外部交流,注意跟踪收集、评审现有法规的有效性,清理不适合的法规,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的版本和适用于自身ISO14000目前的新的法律法规。